2019年2月26日星期二

黃金十二年 ?!

黃金十二年 ?!

分類:投資心得、大灣區投資、大灣區房產

Ten years challenge ~ 原來Follower自己已於去年8月到登過一篇:

網友Panda上星期在fb tag了一幅筆者在20078月參與頭條日報專欄作家陸羽仁(近年陸sir自揭原來就是盧永雄)fans自發攪的網聚照片,其實亦是筆者自己當年唯一出席與股票有關的網聚。照片一出的確令筆者另有一番感受。

看看照片,除Panda外亦並與現時期權專家金曹合照。回想當日的金曹及陸羽仁專欄內網友對股票的熱忱,亦影響了自身與日後投資的取態。

想當年在舊公司打工,舊公司是一間有萬多名員工的本地上市公司,工作已非常穩定,而當年2007年前已擁有自住樓,其他投資只是股票有較深入研究,而真正轉變亦是摸索了一段時間至2008-09年後才陸續出現。

所以投資是沒有捷徑的,只靠一步一步的慢慢去轉變,並要持續學習。

筆者基本上是一位非常慢熱的人,交朋友通常都會在認識一段時間後方會表達一下自己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政治經濟之事亦然。其中一個主因是反而想先了解對方的立場,正所謂「路不同不相為謀」嘛。

說回股樓投資,仍清楚記得於2012年才領悟到 「以股生樓、以樓養樓,再以樓的現金流去養股」的股樓兩邊走方程式去造大個餅。當然,當年(大概是2009年)以義務性質去協助其他blogger如財叔及Kenneth兄(何總)制作的答問集的確令到自己更了解一些買賣樓知識並實質操作,尤其是有關心態的處理。問答集的出現的確令當時一班磚頭朋友視作天書去珍藏。其實Kenneth兄的飯聚倒是出席過,但從來也未與財叔見面,fb群組倒是參予了幾個,相信這也是一點緣份及網上交流的特色罷。

股市在幾年間用月供及持續買入一些優質股(包括銀行、內需及市場專利股等)亦為筆者帶來財富的累積,詳細操作可在blog內逛逛看看。

至於幾年前開始去進軍大灣區房產投資,九市中多個市已經去過,過去幾十次的買賣成交所有流程已是瞭如指掌,至於買賣合同有幾多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擁有法律知識的筆者連港澳粵租務合同也是自制的了,部份臨時買賣合同也曾自己草擬過,連上律師樓做正式合同時律師也稱讚是滴水不漏,這相信是多年來練功下的功夫罷,亦了解當中的風險。

坊間太多水過鴨背濫于充數之輩,當中隱藏多少買賣風險又會有幾多人願意去表述?帳面的風光,但背後隱含著的風險卻是無限大,尤其是高槓桿的買賣操作,背後盡是違反法律上的操作。正如筆者曾多次向學員表白並提醒:「投資想增加被動收入啫,真的要去得那麼盡嗎?」財演糊口的技倆倒會明白,但讓人墮入法網那是不必罷。

合法合情合理?何在?

有關隠藏在買賣各處的陷阱,由搵盤至買賣、裝修及出租等流程筆者很多親身的特別經驗亦是非常珍貴,當然也有鮮為人知的,整個買賣及至裝修放租出租攪水電煤氣淘寶亦成了專長。在《鱼魚漁授人以漁價值投資》群組內有朋友笑說我不會以大師自居,這當然啦,筆者只是個較有心得的一個投資者而己。位份之事從來也不需要,最重要的還是心態。方路華之中文名也是被逼改的,只因facebook不能再接受個人FBFollower這名稱而已。

不同時段的確會有不同的投資方向及策略,並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要變通。當中筆者認為參透「股樓兩邊走」的投資操作及心態的確可以幾投資個餅做大,這實實在在的經驗的確也讓學員具體了解運作。至於能否學以致用,還要看其心態。

正如之前拙文的分享,明白既講股又講樓來說,有很多人會認為不能相容,但筆者的睇法是兼容的,原因:
。利用了投資買樓的槓桿
。樓的租金帶來重要的現金流
。股的股息也帶來了現金流
。樓股相互投資帶來11=3Synergy 協同效應
。不能相容的表述只是不明白不去了了解

黃金十二年,筆者戰戰兢兢的渡過了,大家過去十二年又怎渡過呢?

結語:
沿用自己9年前寫的一篇blog文作結語,別有一番感受。
70後打打氣, 加油 !
工場上似乎沒有什麼出路可言, 70怎麼辦?

2 則留言:

  1. 回答sam兄,過去十年是努力認真工作和儲蓄,未來十年是好好學習財商和人生智慧。
    向你和大家學習。

    回覆刪除
    回覆
    1. AC,
      「認真」是成功之路必備條件。
      一起加油💪🏻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