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星期四

東日誌 2010-07-19 一些客觀事實 (全文)

「世事無常」
股市正受到西方消費者不願消費的情況所威脅。雖然債務被逐漸清理,但西方消費者對於消費還是很吝嗇。現在只能指望發展中國家去背上消費的責任,不過要知道它們的消費力總和都要比西方國家低。也許只有時間才能糾正這個問題。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德國和英國,在出口貿易、退休投資、科研、資本投資和減低成本方面表現得不錯。這對於經濟狀況和就業情況的正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不久的將來,它們的總體表現會取代那些不健康的消費模式,尤其是以接待作為融資手段並誇大增長率的經濟體。
中國和週邊國家的經濟,在出現過度投資的領域裡呈現放緩。消費者需求、零售業務、基建還有對自然資源的追求也隨著輕率借貸的減少而繼續。

最好的是經營失當的西方銀行可以被淘汰出這個腐敗的銀行系統。消費者不會失去他們的存款,因為這些都受到政府的保護。股價從最高位下跌了80%,也不會再怎樣跌了。政府,或是優質的公司大可以入市清理殘局,進行併購。

西方銀行系統需要更多資金流動性,並且成為一群可靠、認真而且管理良好的銀行,為真正有能力增長的企業提供資金,而不是現在那些參與過多投機活動的銀行。這些銀行只會讓員工受惠,讓股東受損。

之後,我們需要商品、金屬、油和煤的價格下跌。這樣一來,大部分生産商都可以回復獲利水平,並且聘用員工。這個維持了一世紀的商品市場泡沫正充斥著看漲者和投機者。諸如BHP、力拓、VALE多年來一直在操縱股價,讓眾人氣憤。要知道它們從未接受過這般沉重的,來自市場或是政府的教訓。

在這裡我不考慮農作物,因為它們大部分都處於歷史低位,而且沒有什麼擴張空間,農民也漸漸移居至市區。實際上,我認為基於短缺,大部分農作物的價格都會在之後10年裡上升。

直至平衡點的出現前,匯率都會一直被調整。充斥著投機活動的外匯市場裡,人人都盲目地追求高回報,忽視市場基本條件。現在澳元和新西蘭元都被過度高估,相反英鎊則太低了。日圓和日本的債券太貴,200%的負債和GNP比率為全球最高。美元和歐元的走勢比較難預測,不過現在歐元確實是便宜得很,是百年一遇的購入好時機。

世界各處都是對沖基金。多年前它們確實有自己功能,現在還有為數不多的對沖基金能存活下來。今天,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收著10-20%的佣金,不過卻不能為顧客帶來太多價值。為了賺取佣金,他們利用超高槓桿和風險,最終承受巨大損失。大量的對沖基金,造成了巨大而且不合理的市場波動,比方說道指一天可以升跌300點之多,讓長綫投資者卻步。它們可以獲得低利息借貸(低至1%),但普通人的利率卻高達5%。它們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都是有害的,最終必然因為某些事件而被淘汰。我們不該持有對沖基金。

美國、英國、歐洲和香港等地的利率都實在太低了。各大銀行隨便的借款行為,讓投機變得非常容易。普通人根本無法受惠於低利率,因為他們都正為按揭、信用卡等付上溢價。投機者和對沖基金反倒可以超低利率向銀行借貸。香港除外,因為人們可以低於1%的年利率支付按揭。

資產市場同樣地失常。在這個市場裡有太多追逐資金的債券、銀行存款、基金和高回報外匯。人們不再將焦點放在長綫退休投資。

不太信奉股票市場相互關聯的說法。07/08年的股市崩盤,還有那段時期瘋狂的投機行為都製造了不少失常事件,導致重大損失。各地的經濟狀況不再協調。因此,我們不必特別留意華爾街發生的事情來決定自己的投資。上海股市下跌之後,華爾街大可上升300點。

如果以上的情況發生的話,也不一定保證會有沽售股票的行為,儘管我們必須避開西方銀行、資源把戲等等,並將注意力放在有著優質管理的全球品牌。我所關注的,是具增長力的股票、可持續的競爭力、強勁的帳面表現、高股息、高回報等等。市盈率還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應該注意可有複式增長的獲利。

最近一隻我最喜歡的香港生産股公佈了10%的收益增長和50%的每股獲利。這就是我所看重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