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YouTube大匯集 (持續不斷更新)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東日誌 2010-05-03 高盛 (全文)

「噢,這不是個不道德的行業嗎?」

高盛挽回面子並且擺脫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SEC)控訴的機會來了。SEC控告高盛在和對沖基金P合作銷售一部分抵押債務證券時有詐騙的嫌疑。行政總裁Blankfein則矢口否認相關的指控,不過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他總要為之負上代價。

這些抵押債務證券的價值總和達10億元美金,但高盛卻為次按動用了200億元美金,將之售賣給客戶,並說服AIG去作擔保。十分了解抵押債務證券的P,突然轉向並將之沽空,認定這些抵押債務證券為無價值的資產。為此P賺得了10億美元,高盛的客戶們,則損失了10億美元。
有趣的是,P通過沽空這些無價值的抵押債務證券,為自己的客戶獲利,並且獲得了人們的讚賞。有報道指,在整個沽空次按的過程裡,P總共獲利250億美元。

這當中的一些問題包括:
  
- 除了AIG擔保的抵押債務證券外,高盛還有什麼產品價值達190億美元?是不是有什麼內幕消息的流出,又會否有新的控告?如果是的話,誰是這些消息的去處?高盛到底還賣給投資者多少沒有AIG作擔保的抵押債務證券?
- P又如何?內幕交易似乎到處都是,客戶希望撤資離場。P會否受到控告?

- 高盛將價值200億美元的抵押債務證券風險,轉嫁向AIG,然後要靠著美國納稅人來拯救。到底高盛在AIG潰敗的事件裡扮演了什麼角色?還有誰將風險轉嫁了給AIG?
- 靠著AIG擔保價值上10億的抵押債務證券,高盛獲利了140億美元。它是不是早就知道壞賬會出現?向投資者銷售垃圾債務,會不會造成利益衝突?

- 美國和歐洲的銀行早在金融風暴發生7年前,就開始著手製作價值達3萬億美元的次按債務,如今是否會有全球調查行動?
- SEC向高盛提出民事訴訟,但這最終會否演變成一場刑事控訴?


- 購買了抵押債務證券的高盛客戶能否提出訴訟?
- 有一小部分的基金和投資者,通過沽空抵押債務證券而大有斬獲。由於能預先看通這個複雜的金融市場,他們的慧眼受到了華爾街的讚賞。在這些精英裡,有沒有人獲得過銀行的內幕消息?到底有多少獲利是來自內幕消息,又有多少是來自他們自己的真材實料?  
- 其他對沖基金會否受到調查?  
- 高盛和其他涉嫌詐騙的機構會面臨什麼?逆境?順境?還是其他?

我想我對以上大部分問題都有解答,不過我不認為SEC或是其他監管組織有頭緒,知道該如何繼續這場控訴。

在這種情況下,公義是不可能被伸張的。人們永遠不會知道真實的內情,也不知道整個金融市場的運作如何。也許在這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風暴裡,沒有人需要坐牢贖罪。因為該負上責任的,是西方銀行。

說到西方銀行和它們的海外分支,我真的是相當的厭惡。它們提供無意義且偏頗的分析,無用的建議,還有結構複雜的垃圾產品。我不會購買它們的股票,因為它們的資產還有再下調的空間,管理層還是相當的不穩定。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率先調低花旗評級的Meredith Whitney。

  
高盛和其它金融機構都很可能沒有長綫儲備資金的遠見。它們對於喜愛大手交易的投資者的追求,並從之獲得成就感的想法,終會讓它們再一次的研發出複雜、且讓人難明的金融產品,並鎖定利潤。這個過程會持續下去。跟隨大型銀行的建議,不會讓你富有起來,而是越來越貧。

我最關注的問題,是巴菲特會如何處理手上50億美元左右、行使價為115美元的高盛可換股債券(獲利10%)。他會否繼續持有,希望高盛會回到以前的光輝?或是現在就拿著20億美元離場?也許他知道高盛的股價會下挫,其滾存至今的聲名最終會不值一文?

巴菲特不喜愛賣掉持股,但他確實有賣掉其37%的穆迪持股。這家老牌評級公司曾將AltA和次按評定為AAA級。多年來收受高盛的錢,並因此輕易地賺取了淨收入的40%,間接導致了風暴的出現,穆迪的誠信備受猜疑,而且它也從來不完全清楚到底自己在評級的是什麼。巴菲特有見及此,賣股離場。不知情的投資者在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國際的推薦下,買入了垃圾債券。不過這些機構可以全身而退,高盛是否也一樣?
  
讓我們探討一下:

高盛將價值上10億的垃圾抵押品,包裝成無價值的次按抵押債務證券,然後賣給顧客,賺取豐厚利潤,然後在洞悉市場將要轉壞時,倒戈沽空。
它煽動AIG為它作200億美元的擔保。AIG隨之潰敗。
高盛和其他銀行,同時拒絕合理評定抵押債務證券和信貸違約掉期的價值,即使美國房地產市場已出現隱憂。它們利用人工的粗糙電腦模型來為這些產品定價,這些定價和事實相差之遠,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一場陰謀。
因此,一眾銀行(包括高盛)繼續包裝次按抵押,並在備受誤導的市場裡大有斬獲。提早贖回率的飆升,在加上美國房產的掉價,迫使它們放棄上萬億元的勾當,結果幾乎讓全球金融市場癱瘓。
高盛大量地沽空抵押債務證券,當中一些更是它賣給客戶的債券,以圖獲利。而這些買家剛好又是這些客戶,當然他們不可能知道高盛的立場跟自己是恰恰相反的。與此同時,高盛的定價系統是有利沽空(也就是高盛自己)的。這些投資產品幾乎掉價到零元,而客戶則幾乎損失投資了的每分每毫。
如果SEC已經盡了力的話,我為此感到遺憾。似乎SEC沒有看見整個大環境,當中的欺詐涉及發行者、造市者和交易員等等;而高盛正正就是這場欺詐的幕後黑手。
那些在抵押債務證券和信貸違約掉期損失慘重的人,清楚知道高盛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它們不將一時的難堪放在一邊,共同幫助SEC去進行調查呢?SEC正在打一場艱難的仗,它需要鐵證來拆穿一場由世界上最大的銀行們策劃的陰謀。美國的納稅人應該要有追索權。
為什麼奧巴馬總統不提倡進行問責?這比設立無所作為的金融監管機構更重要。維持現狀只會令那些騙子繼續招搖撞騙。我們必須揪出真正的主腦。
在其他銀行宣佈龐大的債券價格下調(美林520億美元;花旗1,000億美元以上;摩根士丹利160億美元)的同時,高盛卻錄得驚人的獲利和員工花紅,不少是來自客戶所損失。我真的不明白主席Blankfein到底有什麼好得意的。他怎麼可能宣稱高盛沒錯?高盛的律師一再重覆這個論調,之後的股價下跌了10美元。這是不是在暗示著什麼?市場根本不相信高盛。
精明的巴菲特怎麼可能看不出來?他如何為繼續持有高盛來辯護?高盛,連同花旗、美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林和德意志銀行,應該共同為這場風暴負上責任。不過在聯儲局、SEC和財務局的面前,個個都裝模作樣,以圖脫罪。這些銀行使一些最大型的評級機構,將它們的垃圾評級為AAA級,導致AIG的崩潰。2,500億美元的市值瞬間化為烏有。
現在告訴我高盛是不是有罪。如果你不同意我說的話,請你看看Michael Lewis所著的「The Big Short」。
來吧巴菲特,不要讓我們等得太久!

2010年5月2日星期日

(81) 中航科工消息兩則 - 將實現子公司8成資產進入上市公司


1.
林左鳴:中航工業將實現子公司8成資產進入上市公司
  《經濟通通訊社20日專訊》擁有21家上市公司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林左鳴表示,
中航工業未來將採取「母公司+子公司」雙層結構上市的方式,打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多元
化產融結合的上市集團公司。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子公司80%的資產進入上市公司,實現按業
務板塊整體上市,以此實現集團公司資產的整體上市。他又表示,希望中航國際可以到境外有活
力的資本市場融資,且愈快愈好。不過,目前集團還沒確定中航國際在境外整體上市,還是在境
內整體上市。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林左鳴表示,集團未來的併購重點將集中在新材料與新能源領域,
如果這些領域的產業鏈與價值鏈能得到很好的延伸,會反過來促進集團航空裝備和航空制造業的
升級和提升。
林左鳴又表示,國資委已允許集團逐步退出房地產業務。集團的地產類資產比較復雜。中航
工業的土地原來都在郊區,但這些地方如今都變成市中心。當地政府往往希望搬遷,但是又拿不
出資金,所以集團便通過開發自有土地獲得的收益,用於新廠區重建。在這種情況下,集團已與
各地政府簽署了很多協議,所以一下子全部退出不太可能。目前,不屬於上述情況的土地開發,
今年就會退出,而今後,旗下非專業化房地產公司將不再涉及房地產業務,未來3-5年能否退
出,取決於各地項目的進展速度。
對中航工業旗下的多個上市公司目前都在進行重組,林左鳴表示,因涉及到股價,所以不方
便透露詳情。但重組的幾種類型將是:通過資產的注入進行重組;通過增發來收購集團內部或者
外部企業,三是交叉持股。



==
2.

中航科工:研向母公司購六企業,尚有其他項目研究中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中航科工(02357)資本運營部部長李平於記者會表示,
早前落實向母公司收購中航凱天及中航蘭飛後,亦正研究再向母公司收購六家企業;此外,尚有
其他項目在研究當中。
副總裁李耀表示,早前於H股融資的10億元會用作併購之用,而現時該公司手頭現金超過
30億元,未來投放在對公司有幫助的業務,該公司除密切留意合作機會以外,亦不排除收購母
公司以外的資產。

2010年4月30日星期五

東日誌 2010-04-26 泡沫一直都在!(全文)


「很多時候,金融市場的目光都被無關痛癢的事物吸引住。」

你有聼過「眾人皆知的就不值得知道了」這句話嗎?不過這句名言卻不被投資者所重視。

能令金融市場波動的,必然是令人難以預測的消息。股市每天都在消化著各種各樣的消息,當中不少都無法對股市構成什麼影響。只有那些未知數,才能讓股市變天。

比方說,我想沒有人有想過美國的次按問題會以這樣的形式爆發。只有少數交易員,金融和投資人員有內幕消息。隨著美國政府慢慢到達問題的根本,它所受的刺激也越來越多。因此,道指在幾個星期內就跌了55%。未知數是恐慌的根源。

但現在市場的焦點卻擺在美國的失業情況、人民幣、美國GDP、醫療系統、內地房產、美國貿易逆差等等,而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這些人們十分了解的消息,不會讓股市出現重大起伏。市場對這些消息早已有所準備,我們要當心的,是那些埋伏在一角的事件。

也許投資者應該要意識到,其實在金融體系裡,資產泡沫是沒完沒了的。雖然監管措施到處可見,但這些措施說不定會有反噬投資者的一天。

一) 銅礦和鐵礦股股價已經升了10年,前者更在一年內翻三倍,十年內翻十倍。鐵礦生産商如VALE、BHP和RIO的股價在過去十年大幅攀升後,今年又上升了90%。其他金屬股和石油股都有所上升,不過其他方面則好像陷入了衰退。道指在狂跌55%後回升75%。其他如內地、香港、英國和歐洲等的股市都出現類似情況。

一個在一年內翻三倍、十年內翻十倍的股份難道不算是泡沫嗎?對於銅礦、鐵礦和其他商品而言,似乎不算。投資者一直在擔心股市出現泡沫,但為什麼在過去10年內沒有人對這些商品股的暴升作出反應呢?

更甚的是,BHP和RIO打算將鐵礦業務合併,形成一個70%的壟斷局面,比石油輸出國組織在石油方面的30%壟斷高出兩倍有多。澳洲政府對此沒什麼意見,因為RIO的股價已從145澳元下瀉至28澳元,負債達400億美元。就連專門打壓壟斷合併的澳洲競爭法及消費委員會,都沒打算要阻止這次合併。現在也許只有中國敢對此說不。

二) 投資在債券的資金多得跟其回報不成比例。債券市場跟其「近親」股票市場相比,實在是小型太多了。自從格林斯潘在01年將利率調低至1%之後,債券市場就一直都在泡沫中,即使在01年前就已上升了15年。投資者準備承受巨大損失吧。

三) 政府所奉行的低利率政策,鼓勵了不少高風險借貸,這在貨幣、上市、短長綫股票、各種債權市場裡充分體現。需求受到對沖基金的支持,這些基金資產達2萬億美元,但卻有10萬億美元的槓桿,再加上其他投資資金,它們都不願意放棄投機獲利的機會。


這三個範疇都很可能出現下一波的跌勢。市場裡的監管不足,無法確保一切的公平和合理性。
有將近兩千個沖基金在07至09年間破產,欠下銀行和投資者的金額數以十億計。好些基金經理都被揭發進行內幕交易和不道德行為,不過被定罪的只有寥寥幾個,但我確信這些人的確有操縱過交易。美國說中國是貨幣操縱國,但真正在玩弄把戲的國家各位心知肚明,它欠缺監管,並且在眾目睽睽之下任意操縱資產。

在內地對商品市場的強大需求下,投機行為處處可見。人們在利用對沖基金來製造需求興旺的假象,令股價升高至不合理的水平,人們紛紛被當成傻瓜,直到泡沫爆破的一天。

我們大可以不理那些股票經紀提供的供求數據,因為他們過往的預測一直都不怎麼準確。他們都是遲到早退的「專家」。他們的知識僅限他們作出平庸的建議,比方說在40年前建議人們以180元買入澳洲採礦股Poseidon。他們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油價升至88美元,實在讓人費解,因為西方的經濟和消費都相當的弱。到底怎樣的油價才算合理?我連想都不敢想。
商品價格的上升影響著我們買的任何一樣東西,降低購買力,令獲利空間減低,減低股東權益。經濟衰退往往隨之而來。對沖基金在風暴過後又會「重操故業」,欠下銀行和投資者上十億的債項,然後再導致另一場風暴。這對經濟而言是一個沒完沒了的傷口。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已經要求本地鋼鐵公司和交易員,暫停從三大鐵礦公司購買鐵材兩個月,好提醒它們其實內地也有7,500萬噸的鐵礦儲備。與此同時,在2010年一月和二月期間,內地鐵材的生産上升了18%。內地希望在2018年達到能源自主,不用依賴進口能源。國際局勢的天平,似乎要擺向一個人們不以為然的方向。

那些認為自己投資在債券的資金相當穩當的人,可以看看1980至1984年間債券市場的熊市突襲。在通脹和自然增長的前提下,利率最終還是要升的。這樣一來投資在債券的人就會受到損失了,消費也會被減。美國聯儲局也許有能力操縱這個市場,但卻無法完全控制它,畢竟這最終還是要看供求和人們的看法。

有兩個方法可以防止問題變得失控,不過這些措施也許不會太早出現。首先,全球的利率要回升至接近5%的合理水平,其次,中國要慢下來。

隨著投機者退出離場,商品價格必然下跌,而在債券息率偏低的情況下,美元必然上升。如果內地想的話,可以吸引的價格賣掉一堆美國的國債。美國消費者會漸漸還債,高風險槓桿應該會減少。至少在一段短時間內,世界會變得安全得多。

股市也許會先下跌,然後回穩,最終在商品價格低的情況下回升。債券市場失色,取而代之的是股票市場。在美國多出口一些,少入口一些和內地少出口一些,多入口一些的情況下,全球經濟會回穩。
旁觀者除了能讀到一些所謂專家之言外,也做不了什麼。

概括而言,下一次風暴的成因很可能是以下之一。一) 高商品價格;二) 基金操縱資產;三) 債券市場導致的財產損失。

一和二的組合在愚笨、貪念和恐懼的影響下,導致了07至09年的金融風暴。

我只能說,如今最不受歡迎的股票市場,是我們應該走的方向。要買入被負面消息包圍的股票。




東日誌 2010-04-29 內地公司業績向好 (全文)


如果港股是因希臘危機而在星期二大跌,那麼之後迅速反彈也不足為奇,因為事件對香港的影響微乎其微,而對內地的影響也不大。

跌市背後的真正理由是中央政府打擊樓市奏效,但效果或許不能維持很久,而恐懼卻籠罩市場。投資者害怕的不是已經公佈的事實,而是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人對未知的恐懼,遠遠大於對事實的恐懼。

道指下跌200點是入市良機,因為事件對歐洲的影響遠遠超過美國,很多美國公司的盈利都有增長,而失業率也有所下跌、樓市有所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股市很難下跌,這也適用於香港市場。

中行(3988)公佈第一季度業績非常理想。如果未來一年的業績維持不變,那麼274億人民幣季度盈利(即310億港元),那麼全年的盈利就是1,200億,與2009年的800億人民幣(920港元)相比近乎是沒有可能,因為這意味著30%的升幅。這種程度的升幅對於一間大型、穩定且受人尊崇的銀行,近乎是沒有可能的。

現時中行市值10,000億元,市盈率是10倍,與現價存在20%折讓。中行將會集資,方法可以是發售新股或者400億人民幣的可換股債券。中行別要忘記為現有的股東設想--包括我在內,我也想參與集資。

如果這意味著其他內銀股可以享受一段較長的蜜月期,那麼沒有理由其他內銀股不會上升,市場這個板塊應該隨時反彈。

另一間在星期二公佈季度業績的巨擘是中石油(857),盈利是325億元人民幣(370億港元),如果此盈利水平得以維持,那麼全年盈利就是1,500億元,回到2006/2007年度的水平,但由於暴利稅增加,盈利實質可能沒有這麼多,但我預期油價會升穿每桶80美元的水平,所以對股價也同樣樂觀。以現價9元,中石油的市值是16,500億元,預測市盈率11倍;由於個別季度的盈利並不可靠,所以我也能接受。而且此股配得最高13倍的市盈率,所以9元肯定是便宜的。


我一直在等候兩間內地鐵路公司的業績,它們都在這個星期較早前公佈了。中鐵建(1186)現價9.8元,市值1,200億元,2009年的盈利是67億人民幣(70億港元)。這間公司受益於政府的刺激經濟政策,不過政策最近似乎進度減慢。2010年第一季的業績是14億人民幣(16億港元),與去年的水平相去不遠。但鐵路基建還未完成,這間公司在未來幾年的前景無限。但這間工程公司受政府控制,而公務員卻甚少以做生意的思維去思考,加上工程是一門週期性的生意,受到經濟起落影響。


短期內我認為這間公司的業績和股價向好,但不是一隻永久持有的股票,當潛力已經完全體現時就是出售之日。工程生意的盈利率並不固定,也不完全是「清白」的生意,你買入的話要小心留意,但現時的確有吸引之處。

中國鐵路(390)也是一間基建公司,以現價5.5元,市值與中鐵建相近,全年盈利是78億元,而2010年第一季則是17億人民幣(19億港元)。但這間公司雖然盈利比中鐵建高,聲譽卻沒有中鐵建般好,因為其營運計劃和目標沒有後者般清晰。雖然市盈率較低,但我暫時不會買入。
除了中行以外,沒有充份理由去買入上述的股票,但它們也足夠吸引,在樂觀的市況裡有條件上升。

2010年4月29日星期四

(80) 魚與熊掌 - 沽誰買誰

今天作了一個不容易的決定. 自星期一起, 組合內各股調整了不少, 當中有部份股票變得便宜, 如: 建設銀行、北京金隅、宏利金融、中航科工及遠洋地產. 即組合差不多一半股票入貨價吸引.

怎樣取捨, Follower惟有...犧牲遠洋地產, 並盡用手頭現金入市。

今日以$6.05沽出4,500股遠洋地產, 並買入以下股票:

以$142.2買入200股宏利, 持股至1,000股;
以$3.30 買入12,000股中航科工, 持股至40,000股;
以$6.15買入3,000股建設銀行, 持股至23,000股.

現時子彈已耗盡, 暫不會再入市, 換馬或沽貨, 靜觀其變.

熱門文章

最近發佈的文章

七大內銀2023年全年業績 那隻最有投資價值?(2024/03/30)

七大內銀2023年全年業績 那隻最有投資價值?(2024/03/30) 今個復活節節期竟是這兩年7百多天內最清閒的幾天,花了點時間看罷七大內銀業績。 也在BLOG寫幾句略為分析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跟開內銀的應也知道有關數據內容,有緣人且花點時間看看也下功夫做功課。幣值全指人民幣。 ...

熱門文章

標籤

投資 (520) 文章轉載 (163) 金融保險股 (141) 東尼 (133) 東日誌 (124) Follower最新持股狀況 (93) 市場專利 (81) 管理股票 (76) 股息 (62) 交通銀行 (3328) (54) 國內內需股 (52) 股票 (48) Computershare 最新持股狀況 (47) 鱼魚漁價值投資 (47) 生活 (46) 月供股票 (45) 渣打銀行 (2888) (43) 衣履鞋襪股 (43) 建設銀行 (939) (37) 宏利金融 (945) (34) 瑞聲聲學 (2018) (34) 特步國際 (1368) (32) 神冠控股 (829) (32) 中航科工 (2357) (31) 匹克體育 (1968) (29) 投資心態 (27) 招商銀行 (3968) (27) 樓市 (26) 國內樓市 (25) 大灣區房產 (25) 電信聲樂股 (24) Follower (23) 東尼天下第一倉 (22) Sam (21) 內房股 (21) 四環醫藥 (460) (21) 國防股 (21) Rexh及Sam Youtube 投資頻道 (20) 銀工專 (20) 待熊基金 (19) 物業 (18) 重慶 (16) 工業股 (15) 價值投資 (14) 鱼魚漁 Rexh & Sam Youtube (14) 公告 / 啟事 (13) 遠洋地產 (3377) (13) 銀行股 (13) 價值投資倉 (12) 友邦保險 (1299) (12) 專利股 (12) 鱼魚漁 Rexh & Sam 投資頻道 (12) 載通 (62) (11) 運輸物流股 (11) 活在當下 (10) 科技股 (10) 郵儲銀行 (1658) (10) 『銀工專』價值投資倉 (9) 中國人壽 (2628) (9) 中移動 (941) (9) 一切從芝士開始 (8) 為下一代的另類投資 (8) 理財 (8) 股票轉名程序 (8) 農業銀行 (1288) (8) 收租 (7) 鱼魚漁 (7) Sam Follower (6) 大灣區投資 (6) 投資理財 (6) 收息股 (6) 水泥建設股 (6) 瑞安房地產 (272) (6) 361度 (1361) (5) 內銀股 (5) 工商銀行 (1398) (5) 房地產 (5) 鱼魚漁持續價值投資 (5) Follower 的Facebook 專頁 (4) Rexh (4) 中國銀行 (3988) (4) 北京金隅 (2009) (4) 博士蛙 (1698) (4) 環保節能股 (4) 陸氏越南 (366) (4) 人民幣 (3) 兒童理財 (3) 國內房地產股 (3) 小魚生活雋語 (3) 建設銀行 (0939) (3) 投資機遇 (3) 芝士理論 (3) 閱讀 (3) 鱼魚漁授人以漁價值投資Facebook專貢 (3) Sam哥 (2) Sam哥股樓人生Youtube (2) ​ 交通銀行(3328),中國銀行(3988) (2) ​ 招商銀行(3968)​ (2) ​ 農業銀行(1288) (2) ​ 郵儲銀行(1658) (2) 三條紅線 (2) 中華煤氣(0003) (2) 內房 (2) 區塊鏈 (2) 唐樓 (2) 大灣區 (2) 恆安國際 (1044) (2) 投資,資產配置,股樓兩邊走 (2) 文字及圖片保育 (2) 林森池 (2) 瑞士樓 (2) 百業之母 (2) 章記 (2) 章記樓宇 (2) 維達國際(3331) (2) 舊區重建 (2) 螞蟻科技 (6688) (2) 螞蟻金服 (2) 螞蟻集團 (2) 資產配置 (2) 鰂魚涌 (2) 龍源電力 (916) (2) 1:76 (1) Blogger (1) DavidWebb (1) FACTCHECK (1) IB (1) IBKR (1) Interactive Brokers (1) PB折讓股 (1) Sam哥股樓人生 (1) Webb (1) YouTube大匯集 (1) orientalmodelbuses (1) ​ 投資以外 (1) ​ 生活點滴 (1) 中山,大灣區,大灣區投資,大灣區房地產 (1) 中文大寫寫法 (1) 亮光 (1) 信仰 (1) 公用股 (1) 冷知識 (1) 匯率 (1) 卓佳 (1) 取之社會 (1) 另類收藏 (1) 另類收集 (1) 合作區開發 (1) 國內物業管理股 (1) 地產股 (1) 大新 (1) 大新銀行 (1) 大灣區房地產 (1) 太古地產(1972) (1) 失敗的投資 (1) 尋根究底 (1) 巴士 (1) 巴士模型 (1) 市弱買弱的強股 (1) 平安保險 (2318) (1) 平等分享 (1) 平等分享行動 (1) 彩蛋 (1) 思考人生 (1) 恆大 (1) 恒大 (1) 悶股 (1) 投資以外 (1) 投資基金 (1) 支票 (1) 支票大細碼 (1) 收藏家 (1) 收集 (1) 數字人生 (1) 月供 (1) 樓股匯 (1) 橫琴 (1)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 (1) 歐羅投資 (1) 每事問 (1) 永安國際 (289) (1) 永旺(984) (1) 港華燃氣(1083) (1) 澳門 (1) 為您打工​ (1) 玩APP (1) 珍藏 (1) 珠海 (1) 瑞士芝士理論 (1) 生活點滴 (1) 用之社會 (1) 盈透證券 (1) 示範區域 (1) 租務 (1) 美元 (1) 股份過戶登記處 (1) 股壇長毛 (1) 股樓兩邊走 (1) 股樓兩邊走基金 (1) 股票登記 (1) 股票管理 (1) 股票解碼 (1) 股票過戶 (1) 英文數字大寫寫法 (1) 英磅 (1) 葳言大意 (1) 蘇伊士運河,長榮長賜號,蘇彝士運河,Sam哥股樓人生 (1) 螞蟻 (1) 螞蟻今伏 (1) 螞蟻暫緩上市 (1) 螞蟻科技 (1) 被動收入 (1) 鋪位 (1) 開銀行戶口 (1) 青少年理財 (1) 非工資收入 (1) 香港 (1) 香港藍圖 (1) 高息股 (1) 鱼魚漁 Rexh & Sam投資頻道 (1) 鱼魚漁Rexh & Sam投資頻道 (1) 2047年 (1)

搜尋🔍

Wikipedia

搜尋結果

Sam (Follower)


Follower的書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