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香港居民的話,你的投資首選很可能是本地的證券。不過香港不可能永遠都是東亞的最大金融中心,因為香港已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會被包容於一個更大的資金、金融和經濟氛圍。我相信上海遲早會在證券買賣方面超越香港,雖然在龐大的交投量支持下,香港的金融地位是不會完全被抹殺的。
我的論點也許不太討好,不過恐怕這真的會成為事實。香港有不少優勢,它有完善的法制系統,而且也是發展金融工業的搖籃,儘管如此,內地在各方面也正快速追趕。隨著內地在各方面都越來越國際化,它的法制發展也會漸趨完善,而且會吸收中產階級的意見,堅持最嚴謹的標準。儘管香港的銀行眾多,但星加坡的外匯交易量已超越了香港,而這不過是最近5年的事。我也認為港幣最終會和人民幣融合,而港幣將成為歷史。
所以,其實投資在內地跟投資在香港沒什麼分別。那麼你應該將多少存款投資在內地呢?本土公司的發展潛力有限,當中不少都已將資金漸漸導向內地,而像匯控(5)這些的公司,其實算是國際公司多過本土銀行。哪怕是純正香港公司如中電(2),都已致力拓展海外業務,其它公司如太古(19)、新鴻基(16)、和黃(13),甚至本土銀行如恒生(11)和東亞(23)等都希望在內地大展拳腳,所以如今已經沒有所謂單純的香港公司了。
另一方面,大型內地公司如中移動(941)和中石油(857)在香港都有業務,不過不是很重要。工行(1398)和中行(3988)在香港都有掛牌上市。不過內地公司一直都將香港的分支定位為次要的,反倒是香港的公司很喜歡吹噓自己的內地業務有多麼強大。
因此到底要分配多少資金投資在內地,這不是個地理上的問題,而是怎樣的投資才能給予投資者較大價值,而投資者也應該時刻留意組合的多樣性。希望你的組合裡不會是一大堆金融股外加一些工業股吧。我的首要考慮是價錢,如果說內地的股價過高,而香港的股價吸引的話,又何必投資在內地呢?反之亦然。
目前來講。不少銀行股的股價都很吸引,尤其是我已追捧好些時候的內銀股。而在中期業績出台後,也許匯控、東亞和恒生這些都會值得買入。銀行股絕對應該先被考慮。
同樣地我對目前一些房地產股的估值也感到有點莫名其妙,毫無疑問,瑞安房地產(272)是不能錯過的股份,也是我組合裡的必然成員。不過這畢竟是個小型公司,因此以同樣估值來比較,我對大公司如新鴻基等的評價會較高。其他內地房產股如建業地產(832)和星獅地產(535)的表現都比我想像的好,不過礙於它們的規模,我不會向長綫投資者介紹這些股票。
對於一些曾經的愛股,由於它們先前的虧損,我還是無法完全重拾信心,就像中國鋁業(2600)和中國遠洋(1919)般,不過兩者的盈利都有望反彈,而我還在等待中人壽(2628)回歸到合理水平。中移動和中石油的股價都很合理,可以一買,不過單從價值而言就未必比得上一些內地銀行股了。作為投資組合成份還可以,不過想要達到快速的高回報增長則不太可能。
目前我看不到什麼特別值得購入的港股,如果我發現的話也必定會跟各位分享。目前來講我只考慮內地銀行股和房地產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